黑线在钢板表面分布无明显的规律性,可能在中部,也可能在边部发生,且呈黑(灰)色线、条、带状缺陷,简称为黑线。黑色线状缺陷大致可分为夹杂物型线状缺陷、裂纹型线状缺陷和气泡、气孔型线状缺陷3类。
黑线的成因主要与连铸工序有关,钢板表面黑线是铸坯上原有的缺陷(表面或皮下纵裂纹及皮下气泡等)经热轧加热炉进一步高温氧化后轧制而演变的。控制措施为:
1、优化结晶器保护渣:为改善铸坯表面质量以及坯壳在结晶器内的传热,应根据钢种和铸机拉速选择合适的保护渣,使用时保护渣应熔化均匀,具有适当厚度的液渣层,且不结渣条,在吸收Al2O3夹杂后性能不发生突变。
2、加强结晶器石英质水口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在生产上逐步采用铝碳质水口代替石英质水口,当水口破损后,及时更换以减轻对铸坯质量的影响。
3、降低二冷水的强度,使冷凝收缩应力减小。
亮线缺陷大多分布在板材的边部,有较强的规律性。在自然光下观察时,呈白亮色,所以称其为亮线。
亮线的成因有两种观点。其一:钢坯在热轧粗轧工序机械划伤后,将氧化铁皮压入沟槽内,在后续的轧制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亮线缺陷,而热轧粗轧立辊设计不合理是造成高温钢坯在轧制过程中机械划伤的主要原因,所以防治此类缺陷的主要措施是对粗轧机进行设计和改造。其二认为亮线缺陷来源于炼钢工序,为此,炼钢工序中的夹杂处理尤为重要。